机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基于柔性制造单元的KAPI一体化工程训练
(通讯员 温洋)按照一体化训练要求,近期,机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向学生们开展了为期15天的基于柔性制造单元的KAPI一体化工程训练。
KAPI一体化工程训练,其目标是在原机械工程训练基础上通过项目制教学实现理论教学与工程训练深度融合,通过教学方式改革,实现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实践(Practice)、创新(Innovation)(简称KAPI)一体化培养,依靠项目牵引串接训练过程,实现“能力叠加”,加快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学院对机械工程训练安排进行调整,规划为基础培训和综合训练两个阶段,学生们在15天的基础培训时段学习各种机械加工方法和手段,同学们在综合训练中学习了车工、铣工、钳工、铸工、热处理、数控加工、特种加工、柔性制造等诸多工种以及基本操作规范,在课外时间中,大家对课堂知识进行回顾,对操作心得体会进行总结,最大限度地掌握了KAPI一体化工程训练教学的关键知识和操作,从而对机械类设计制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了更加清晰与直观的认识。
项目注重挖掘工程训练内涵,用传统工艺和新技术紧密结合,同时采用团队协作形式,由学生推选出小组负责人,在工训教学中每组成员对制作中发现问题、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老师进行必要的引导,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实现知识共享。通过老师授课、小组讨论、图书馆资料查阅、MOOC学习、虚拟项目学习等线上线下、课上课下多途径的学习,同学们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
KAPI一体化工程训练项目教学还增加了生产体验环节,并将6S管理理念分解到生产的环节中,注重流程化管理的体验,培养同学们的工程素养。同学们总结道:“一体化项目是小组配合,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作品,通过这次训练教学体验认识到了不管什么工种都需要认真负责,不能敷衍了事。”
通过KAPI一体化工程训练项目,同学们不仅初步了解了金工实习的基本内容,学习了工程操作的基本技能,还激发了学生对动手、动脑、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踏实的学习和工作作风,同时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本次训练项目直接覆盖了机械工程训练的大部分知识点,通过项目制作,在实践中锻炼了同学们综合利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工程素养。
学生听课、查阅资料、研讨进行加工准备
柔性制造单元上加工出的个性化底座
学生在普通车、普通铣加工零件
学生体验现代加工技术
从3D软件建模到3D打印制模
通过实验验证提出改进方案
小组讨论分享设计与加工检验
学生作品及项目报告展示
项目以柔性制造平台为核心开展综合训练,提升了实践教学水平,也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参加工程训练的热情。正如同学对项目的体会与总结:“一体化项目是小组配合,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作品,没有一道工序是独立的,每个人所做的工序,对后续的工序有莫大的影响。我认识到,不管什么工种都需要认真负责,不能敷衍了事,金属加工过程是非常精准的过程,容不得马虎大意。在零件都加工完毕后,大家聚在一起装配,看着一个个零件逐渐装配成料理机,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当最后检验成品的时候,开核桃、压蒜、皮带打孔,每成功一次大家就欢呼一声,它不仅仅蕴含着我们三天的心血,也是我们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努力而成的,更是对我们4周以来的金工实习的最好检验和见证。这次实习经历将是我们难忘而富有意义的珍贵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