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天津大学 机械工程实践中心

中心概况

中心建设发展历程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是在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平台上,由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实习中心、机械工程设计实验中心和机械工程专业实验室组建起来的,实习和实验教学在天津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

1. 建校初期的实践教学基地

1895年北洋大学建校之初即设有机械工程学门 ( 即“科”或“系”),1925 年建立机械厂和实验室,并陆续开设了机械制造学实习、机械图画、平面测量实习、机械设计学和电机实验等实践教学课程,成为我国早期机械工程高等教育注重实践教学的范例。

2. 建国初期的实践教学基地

1951年9月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更名为天津大学,并将南开大学和津沽大学等院校的机械系调整并入天津大学,成立了天津大学机械工程系,成为国内专业设置最齐全,师资力量最雄厚的机械系之一。系内设置机械实习工厂、工程制图测绘室、机零机原实验室、机床实验室等。依托强大的机械学科群优势,以彭泽民教授、许镇宇教授、邱宣怀教授、徐宏文教授和张力真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实习工厂、机械基础实验室和机床实验室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为新中国的机械工程高等技术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主席 亲临天津大学实习工厂视察,并与正在金工实习的学生亲切交谈,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

3. 机械工程实习中心和机械工程设计实验中心建设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社会进步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目标和要求。为此,针对当时工科院校在实习、实验等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管理体制落后、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学校决定作为天津大学“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的实践教学改革项目,在原实习工厂和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实验室的基础上分别组建校、院两级管理的“机械工程实习中心”和“机械工程设计实验中心”。在此期间,我校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被批准为“211工程”的首批重点建设院校后,还获得 “985”一期和二期重点资助,“世行贷款”项目资助,教育部“机零机原标准化实验室建设”项目资助和“天南大共建工程训练中心”项目资助等。这些项目资助为两个中心的软、硬件建设提供了经费保证。

在上述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心按照新世纪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工科院校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观念,在购置、更新和改造教学仪器设备,不断提高硬件条件的同时,深入开展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改革,研究开发新的实习、实验项目。例如,加强了机械认知实践,大幅度增加了数控加工和特种加工实习内容,组建了以创新设计、制造为主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 先进制造实验室、机电检测与控制综合实验室和大学生课内外科技创新活动开放实验室,大大丰富了工程实践教学的内涵。中心自行研究开发的机械设计系列新实验项目,即《机械设计系列实验教学改革创新的研究与实践》获2000年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奖,“模块化轴系结构设计实验装置”等获国家专利,先后被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40多所高校采用。两个中心的实践教学改革成果在1999年本科优秀教学评估期间受到教育部评估专家组高度评价。中心建成后,李岚清副总理、周远清副部长和钟秉林司长等领导先后莅临视察,并给予充分肯定。

4. 机械工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在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和“机械工程实习中心”与“机械工程设计实验中心”建设的基础上,2000年3月,教育部批准了“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备案)建设项目。结合国家级教学基地建设,中心进一步提出了以提高学生的三个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在大学本科阶段实施“综合工程实践教育”的新理念(所谓“综合工程实践教育”,必须贯穿本科教育的全过程,包括实习、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课内外科技创新活动等各个教学环节;必须实现学科交叉、课程间知识融合,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必须体现工程实践的基础性、实践性、创新性的教育内涵,符合新世纪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为此,2000年开始在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平台上,改革管理体制,整合教学资源,把“机械工程实习中心”、“机械工程设计实验中心”和机械制造专业实验室等进行富有成效的实质性整合,按照统一规划、资源共享的原则,以公共服务体系的同一项目,投资建设“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并于2004年“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项目验收时建成,前后历时5年。在建设过程中,学校自筹资金3000多万元建成了15000平方米的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大楼,有计划地整合了分散于实习中心和独立于各门课程的实验室及所属人员、仪器设备和库房,建立了开放式运行管理制度、以及经费、人事等保障机制,建成了统一的校、院两级管理的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

中心作为实践教学基地,根据“综合工程实践教育”的要求,统筹实习、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面向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本科生金工实习、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实验、机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实验、部分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科技创新 活动等实践教学,从此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实验课程依附于理论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建设过程中,中心利用211项目经费、世行贷款一期和二期经费、985项目建设经费,更新了绝大部分教学仪器和设备、改善了实习、实验等硬件设施与环境条件,建成了能满足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需要的机械工程实践教学大平台。2004年天津大学“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通过了由教育部专家组组织的基地验收,受到教育部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2005年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获“天津市优秀教学实验室”称号。中心建设项目“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和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经天津市教委组织的专家组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通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特色明显、成果突出,在实践教学新体系和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建设成果“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和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获2004年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6年经过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此后,中心先后从国家及学校获得经费1260万元,用于实验室教学条件的改善、CDIO试点、专业建设、基础课建设、工程素质教育、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改革以及创新实验研发等,先后完成了:1)天津大学工程教育改革项目;2)天津市重点教改项目“机械类专业支持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3)天津市级教学团队“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建设;4)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设;5)国家精品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金属工艺学”建设;6)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多项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并取得丰硕成果:2004年荣获第一届全国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一项;2005年荣获第八届天津市“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一项,荣获第九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一项。

2006年荣获全国第二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2项,荣获天津市第一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2007年荣获第九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2009年“基于“1+X”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在教育部组织的首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学生组成的代表队荣获大赛一等奖。2011年4月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获一等奖,2011年6月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获二等奖。

在国家“十二五”期间,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结合新校区的建设,重新规划中心的软、硬件实践教学环境。新的中心大楼建筑面积达20000平方米。在实践教学中心各个功能区域的分布和衔接关系上重点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规划理念。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加大实践教学设备更新力度,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